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记住这些原则

上消化道异物处理方式主要包括自然排出、内镜处理和外科手术。在西方国家,绝大多数(80%~90%)消化道异物让其自然排出,10%~20%须内镜处理,约1%的患者借助外科手术,但蓄意吞服异物者内镜处理比例高达63%~76%。我国上消化道异物种类与西方国家不同,内镜处理比例较高。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内镜处理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兼具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价值。


原则上,耐受内镜操作且无并发症的普通上消化道异物均适合内镜处理:口咽部、食管入口上方的异物,应首先用喉镜试取,失败者再行胃镜或硬质食管镜;食管中上段异物可在胃镜或硬质食管镜下处理;虽然某些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可等待其自然排出,但存在排出失败、长期滞留于体内而造成并发症的风险,临床实践中,可酌情安排内镜干预,尝试取出。


内镜处理适应证及禁忌证


1. 适应证


(1)绝对适应证:


耐受并配合内镜操作、预计难以自然排出且无并发症的普通异物患者。


(2)相对适应证:


①胃内容物未完全排空的急诊内镜患者,应气管内插管,防止误吸;

②不配合内镜操作者,应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

③无并发症的高危异物患者,宜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操作。


2. 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①合并有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疾病,不能耐受内镜诊疗者;

②异物导致大量出血者;

③异物导致严重全身感染者;

④异物为毒品袋者。符合内镜处理绝对禁忌证的患者,由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后拟定手术治疗方案。


(2)相对禁忌证:


①异物导致瘘管形成者;

②异物导致局部脓肿、积气者;

③异物导致可疑或明确穿孔者;

④异物临近重要器官与大血管,内镜下取出后可能导致器官损伤、大量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者。


符合内镜处理相对禁忌证的患者,经各相关科室医生会诊后拟定多学科协作治疗方案:不宜内镜干预的患者应通过外科手术处理;如需内镜干预,应以外科处理为主,按照外科手术标准做术前准备,在外科医生的协助下,内镜医生于手术室试取异物,内镜处理失败者转为外科手术。


内镜处理时机


内镜处理时机取决于临床表现、异物种类、部位、滞留时间等,主要包括急诊内镜和择期内镜。原则上,高危异物以急诊内镜处理为主,普通异物常于择期内镜下处理。


1. 急诊内镜


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须行急诊内镜:


①易损伤黏膜、血管而导致穿孔等并发症的尖锐异物;

②腐蚀性异物;

③多个磁性异物或磁性异物合并金属;

④食管内异物滞留≥24h;

⑤食管内异物出现气促、呼吸窘迫等气管严重受压合并梗阻表现;

⑥食管内异物出现吞咽唾液困难、流涎等食管完全梗阻表现;

⑦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出现胃肠道梗阻、损伤表现。


2. 择期内镜


存在以下情况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应在24h内尽早安排内镜诊疗:


①直径≥2.5cm的异物;

②长度≥6cm的异物;

③单个磁性异物;

④自然排出失败的异物;

⑤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食管异物;

⑥出现临床表现但未达到急诊内镜指征的胃内或十二指肠内异物。


内镜治疗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内镜处理上消化道异物尽管属于微创治疗,但受设备器械、技术方法、具体病变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包括黏膜损伤、出血、感染、穿孔、误吸等。食管上段异物、异物滞留>48h、内镜治疗前黏膜已损伤者更易出现内镜治疗的并发症。


(1)黏膜损伤、出血:内镜操作导致黏膜损伤、出血者,禁食并给予抑酸剂与黏膜保护剂。术中少量渗血,内镜喷洒冰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液即可;出血较多则酌情选用电凝止血或止血夹闭合止血。若内镜下止血效果欠佳,除内科补液、输血等处理外,须外科手术干预。


(2)感染:胃肠道细菌通过黏膜损伤处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除禁食、抑酸、补液外,应给予患者足量抗生素治疗。局部脓肿应充分引流,保守治疗失败者,须外科手术处理。


(3)穿孔:穿孔常伴随脓液产生,原则上应保持引流通畅:已存在外引流者可酌情闭合创面;无外引流者不宜过早闭合创面,禁食、补液、充分引流后多可自行闭合。若病情未改善,须外科手术治疗。


(4)误吸:胃内容物未完全排空的患者在急诊内镜操作过程中有误吸风险。一旦发生,立即退出内镜并沿途吸引,使患者处于头低足高位,扣拍背部,及时清理口腔内痰液与呕吐物,必要时行气管内吸引、气管切开等抢救措施。

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 http://www.chinazglab.com/


上一篇:2017年ACC官网最受欢迎专家评论文章TOP10
下一篇:如何应对“潜伏”高手——糖肾和糖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