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基金课题 > 科研心得 >
科研中的香肠论文
   在学术出版中有一种俗称香肠论文的 salami slicing,指的是把属于同一研究的成果或本可一次性发表的内容分割为多篇最小的可发表单元的做法。
 
   讨论的比较多的情况是,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毕业论文是否能分成几篇小文章来发表,或是先发表几篇小文章,到毕业的时候再把这几篇小文章综合在一起,加个前言还有进一步的工作就变成毕业论文了。
 
   这种做法并没有明文禁止,算是灰色地带,有些人做了也就做了,但是在我们组里这个是很被不提倡的。大老板一直强调的是,对科研人员而言,重要的是有几篇高质量的代表作,而不是发了多少篇没有什么价值的文章。对于很有意义的文章跟没有什么价值的文章,他 proof reading 花掉的时间都是差不多的,写那些没有营养的文章实际上是在浪费他的时间。
 
   还有这样的例子,一项医学研究成功地揭示了某种药物对于人体各个系统的影响,里头涉及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各个方面,数据量比较大。
 
   这个时候就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所有数据总结在一起,发表到一篇大的论文里,另一种是用切香肠的方法,把它分割成好几篇发在不同的期刊上。后一种选择虽然可以增加论文数量跟引用率,对自己将来评职称更加有利,也可能更加容易申请经费。但是这种做法在学术上实际上是不太道德的。
 
   假设这种药物对某些系统产生了好的影响,而对另外一些没有作用甚至是不好的影响,那么如果读者只读到其中的一篇文章,获取到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很可能就会给误导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这一类研究结果密切相关的内容应该是要放在同一篇论文里而不是被切成很多篇文章而变成香肠论文。
 
   那么怎么判断是否是香肠论文呢?先试着回答这几个问题:(1) 用一篇论文来呈现结果是不是更具有信息量,且比多篇文章更为关联和完整? (2) 是不是可以在同一篇论文中表达所有必要的信息而无需增加篇幅? (3) 如果用多篇论文发表的话,会不会降低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如果回答都是“是”的话,那么就可以算是香肠论文了。
 
   当然,也不是说不论研究数据有多大,研究周期有多长都应该把这些内容完全综合在一篇大论文里。遇到下面这些情况时还是可以“切香肠”的。
 
   第一种情况是学术搜集的原始数据非常大,研究人员有充足的理由用多篇论文来发表自己的研究结果且每一篇都能独立成文,解决独特并且重要的问题;第二种是研究周期非常长历时多年,研究人员需要及时发表更新自己的研究结果。即便如此,研究人员也应该在投稿信中,告诉期刊编辑可能与其它论文所重复的信息。
 
   总体来说,每一篇小文章的价值都因为切香肠而变质,也会在很长的时间尺度内影响作者的声誉,所以香肠可以多吃,但是香肠文章还是要少写。
 
上一篇:同行评阅也将能获得学术认可
下一篇:清华教授颜宁:不向前走,就不能轻言成功或失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