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实验服务 > 病理学 >
瘦型糖尿病小鼠

【自发模型】瘦型糖尿病小鼠,起源于ICR小鼠。糖尿病出现的时间在雌雄小鼠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雌鼠多于90日龄前后开始发病,200日龄的雌鼠发病率达80%。雄鼠发病时间为150日龄左右,累计发病率不过20%,无前驱性症状,突然出现糖尿病。

【结果分析】瘦型糖尿病小鼠发病前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这些指标还不能预测将来是否会发生糖尿病。发病后的动物出现明显的多饮、多尿、高血糖、尿糖等症状。随着临床症状的加重,体重开始减轻,出现食欲亢进现象;一部分小鼠出现酮尿,发病前小鼠的耐糖试验和正常小鼠间没有差别,但小鼠发病后耐糖能力明显变差。雌鼠一旦出现显性尿糖,很难再转为阴性。1个月左右会因衰弱而死亡,死亡时体重降到20g以下。雄性小鼠在出现显性糖尿后,尿糖往往又可转为阴性。多数雄鼠不会像雌鼠那样急剧衰弱。病鼠对外源性胰岛素有良好的反应,按体重40U/kg的剂量注射胰岛素,可使动物寿命大大延长。胰脏病理特征是胰岛炎。小鼠在3周龄前看不到这种病理变化,5周龄后的小鼠有这种病理变化的达70%~90%,雌雄之间几乎没有差别,但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在发病后这种浸润现象却有逐渐减轻的趋势。患病动物的胰岛明显萎缩,数目锐减,在胰岛的残存细胞中,几乎没有发现具有醛复红阳性颗粒的B细胞。患病动物的心脏、脑、脾、肾、肾上腺、垂体、睾丸、卵巢等胰腺以外的器官没有明显变化。

瘦型糖尿病小鼠的临床表现和胰岛的病理学变化极类似于人的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该糖尿病小鼠在显性糖尿病发生之前就已出现胰岛炎,故可以作为研究人的瘦型糖尿病成因的模型动物。

上一篇:主动脉缩窄动物模型
下一篇:原发性糖尿病沙鼠
分享到: